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23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东方之声设计师 老冯 谈 cd 机 e8 的一些内容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7:59: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11-28 18:07 编辑

    从这几年音源发展的角度来看,黑胶转盘和黑胶唱片成为热门话题,本来数码已经是淘汰了模拟,但现在看来黑胶反而成为了更多高端玩家的选择,也有更多年轻一代愿意加入“黑社会”,这个看似落后的工作模式,现在咸鱼翻生了,这个现象是值得电声工作者去思考的!
    坦白说在我未听到现代的黑胶转盘前,我对黑胶系统的印象基本止于80年代,我是比较早接触CD唱机的,之后的数码味和模拟味同样是个热门的话题,也可以说是CD机与黑胶转盘之争,大家对模拟味的认同度可以说是占了上风。


    对于E8的声音特性,我并不想简单地说她像黑胶味,因为这不够严谨。如果现在有黑胶和CD一起玩的玩家,或者会说即使是较高价位的黑胶系统也不一定比CD系统优越。我更趋向用飞利浦LHH这个系列作为比较,我相信在那个由模拟转向数码的年代,飞利浦的电声设计师们会尽量保持原来声音方向。

    HIFI目前大致分为现代派和模拟派,现代派往往更强调高解析力、两端延伸等HIFI元素,有时明明知道就算是真实也没可能有这种效果的,但仍然为科技之美感到惊叹。模拟派一般都会注重宽松、厚重、更为耐听的听感,这两派都有不同的品牌和各自的粉丝和玩家。

    东方之声E8是希望通过努力,互相取长补短尽量融汇两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中庸”的新听法吧!

    彩云前面提及的鲜活感,我也谈谈我的理解,鲜活感是评断音响器材功力高低的指标之一,从听感直观来说缺乏鲜活感的音乐听起来是死板、缺乏吸引力的,相反是细腻、丰富的强弱变化,容易调动人的情感。

    从我个人校音经验的角度来作比喻,我用了3瓶水,第一瓶装了约3分一,第二瓶约3分二,第三瓶约满,然后晃动。

得出来的结果:第一瓶因为有较大的晃动空间,活生感应该是最强的,第三瓶晃动空间最小活生感也是最弱的,而另一方面第一瓶水较少听起来会单薄一些,第三瓶会更厚重一些。

    在调整频率分布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种“双刃剑”

    与音乐发烧和爱好不同的是,作为设备的设计者,首先对声音的标准要有认识和理解,才能利用手段去追求和把握。树立正确的器乐音色观念是很重要的,我们经常会到广州星海音乐厅听现场找感觉,通过反复的感受,比较高端的LP系统的重播效果最为接近现场的真实声音,才有了参照LP和现场结合的感觉去调校声音,创作有自已标志性理念的声音,无需“照葫芦画瓢”去模仿某一种声音风格。当然,物理发声是无法做到与真实声音一样的!但这是我们追求和努力的方向,尽量让声音接近真实自然,容易做到人机的感情交流和互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8:0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11-28 18:05 编辑

    在06年的时候就有想用CD-PRO转盘构思一款顶置的高端唱机,造型像德国盘王的LP唱盘,有传动和唱臂,表面工作状态与LP机没什么两样,唱臂运行到内圈与CD碟片播放完是同步的,按出仓唱臂复位,打开转盘上的仿黑胶片的中心盖板,就可以从CD机芯上取下碟片。从视觉上和声音上要有回归模拟的感觉!
    当时向代理申请了两个CD-PRO机芯,到手后发现该机芯自带伺服和接口,稳定度和可靠性都非常好,但要用好它就有难度!主要是很难二次开发,超出了我们的能力范围,只能在数字输出和电源上搞点意思,与期望值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也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为什么有些品牌机用上了CD-PRO机芯声音上也没什么优势的情况。鉴于这种情况,当时想做回归模拟声音的构思也就作罢,直至2015年推出的E8,回归模拟声音的构思才得以实现。


    反观1202机芯的结构与CD-PRO大体一样,菲利浦当年在推广的时候提供了源代码和伺服的方案,给二次开发提供了保障。我们从2000年的CD-E3开始使用1201机芯,期间经过改良为1202(与1201完全通用)到现在的CD-E8整整用了15年,也和“德国之声”一样是它的忠实使用者!从CD-PRO的身上同样看到1202结构的合理性,信号的拾取和传输二者没多大差别,关键是信号的处理过程,所以我们在中间插入了数字界面,内含数据接收、数据整型、时序调整、抖动消除、时钟分配、相位转换等功能,在伺服的关键部位还使用了误差在万分之一的“威世“电阻,保证了信号处理的精确度。在控制编程的算法不同对声音会有影响,烧录在不同品牌的芯片上声音会有影响。又如有段时间兴玩CD碟片的片镇,不同的重量、不同的材料会对声音有帮助,说白了就是改变主轴电机的负载,其实改变主轴电机的驱动电路的数据,找波形的上升沿不要过于陡峭的最佳点就可以实现了。通过这些年的实践,1202机芯是款潜力很大、物美价廉的经典播放载具,不要因为它曾经用在几百元的VCD上,别忘了也曾经用在高端机上,关键是如何使用!用好了不会输给CD-PRO,而且养护成本很低,二者套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苹果系统和安卓系统。

    多片DAC在音响里主要是并联使用,可以提高等效比特数、动态、信噪比、数模的转换精度,减少失真度和降低内阻而改善音质,这是通过提高器件性能获取好声音的一种方法(科普可在百度搜索“音频DAC的特殊用法”)。获取好声音的调校方法有多种,调校声音实际是调整频率分布,由于人耳的听音曲线不是平直的,所以要根据听感去调整频率的分布,达到听感上的分布平衡。大家可能注意到CD-E8与早期的CD-E3的线路基本是一样的,线路没变但声音的素质一直在提升,这归功于我们独有的“平衡校音”技术,它也是调校声音的一种方法。我们把整个的频率分布看成是一幅油画,利用多色油彩的增加、明暗对比的过渡,构成和谐有纵深感的立体画面。使用自已独有调音小电感的增减和改变,根据听感的需要去调整频率的分布来达到声音设计的要求。

    国产器材与国外高端器材的关系是徒弟与师傅的关系!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和发展,国产器材有了长足的进步,君不见有多少国际大牌都是国内代工和贴牌等,证明我们不缺设计人才和加工设备与工艺,这些民用的器件来源包括国外都是全球采购的,只要有钱没有办不到的,供应商不会跟钱有仇!国产器材的声音表现单独某方面提出来与国外器材相比,往往会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能秒杀,但整体表现对比时,差距马上就显露出来了,这到底是什么问题?


    我们认为还是对声音标准的认识理解和把握的问题。音响系统不是单独的电子技术,它是多学科知识溶合的结果,又是与人体感知息息相关的信号发生器。要给用户提供什么标准的器材,就看自已的修为了!既然知道问题所在,关于造型设计、电路设计等有高手林立就不必见笑了,我们就从声音的调校来讲讲几点体会吧:



    一、调校声音的环境。过去我们要有一个正规试音室作为调校声音的工作室,后来发现效果很满意的器材到了用户家里出入会很大,究其原因,家居环境的声反射与试音室根本就是两回事,要出原有的效果简直是要碰运气!所以我们就采用直达声的方法调校声音,发声体与耳朵距离尽量接近,不受环境反射的影响(耳机较靠谱),只有这样才能听清声音的真面目。声场可以通过环境反射、摆位等条件去营造,但声音的气质是发声体固有的,感觉过去的做法不是调校器材的声音,而是在调校试音室的放音效果。(待续)

    二、调校声音软件的选择。我们不主张相对单调的软件作为校声使用,乐器少的时候并不能反映器材全频工作状态的实际情况,只有在多乐器同时演奏的复杂情况下,才能揭示全频的频率分布在听感上是否平衡,有没有因频率的互相干扰产生抵消缺失而凹陷(音乐会脱节),又有没有因频率的过分叠加产生谐振而凸起(声音涌出)。通过频率分布的调整,使器材在重播的时候有足够的控制力去表达乐曲所要表现的意境!我们提倡用交响、古典一类的软件去调校声音,比较容易把握平衡的听感,不主张用发烧天碟(有夸张成分),建议到现场和用正规录音的熟悉曲目作为比对,还是哪句话“好声音是没标谁的,但声音是有标准的”,只要做好了听感上的频率分布平衡,重播各种内容的软件效果都不会差(喜欢个性化的除外)。


    三、调校声音的手段。对于声音的认识和理解,我们不缺“金耳朵和银耳朵”,他们耳朵的灵敏度、解析力相当了得,对器材反映声音的优劣、问题的所在都很清楚,也知道怎样解决,关键是用什么手段去实施。通常是电路调整、器件选用、线材搭配、焊锡使用和PCB板材挑选等方法,但这些传统的方法有它的局限性,如遇到这方面缺一点,那方面又多点的情况下很多时候要作出妥协,也违背了原声音设计的初衷。我们研发的“平衡校音”技术,也是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利用调音小电感反复多除少补来达到听感上的频率分布平衡,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还有很多方法可以获取大家认可、平衡和谐的好声音。我们的同行设计师们花了多少心血和艰辛才能完成一件成功的作品,个中的滋味局外人是很难体会到的!一件成功的作品,看得见的材料成本是很有限的,无限的是开发过程中所花费的时间、人力、物力等等看不见的软成本,经常会为了一个器件的选用,需要把不同品牌的同一规格器件全部购回,从中不断筛选、反复雕啄。工业产品从数量上分摊成本是很低的,而高端的音响器材由于它的局限性就不是一个概念了!顺便感叹一下,请不要见怪!我相信,通过国内同行的辛勤耕耘和努力,不断提高自身的认识水平,国产器材要赶超国外高端器材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就不是问题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5-11-28 18:03:45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单端与平衡的看法,Audionet老板Thomas Gessler确实是个明白人,我本人非常赞同他的观点。首先要清楚使用平衡的优势是信号长距离传输的情况下干扰小,放大器在同等工作电压下输出功率大一倍。但也要明白,把一个完整的信号拆分开通过各自放大器后再组合的过程会出现什么?随时有劣化声音的可能!要完美结合的代价又是什么?有人会说各路放大器通过仪器测试调整达到一致就可以了,测试仪器一般是采样、比对、处理后给出的静态指标,并不能反映动态的状态。要想达到元器件性能指标的绝对一致是很难的,尤其是多通道的音量控制要做到精确也有难度,很多平衡放大器是平衡输入转单端经过双路音量控制后再转成平衡输出来解决音量控制器的难题。由于个人认识有限,感觉在家居的条件下玩平衡就是有点“瞎折腾”,本来是为了解决长距离传输的问题,现在却变成了“发烧”问题,再看一下世界各大名线厂出的单端信号线可谓“玲琅满目”,平衡信号线又有多少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地板
发表于 2015-11-28 18:27: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5-11-28 18:34 编辑

国内国外器材其实是一样的,没有正确的音乐与音响理念,外观再豪华也就是满足满足消费需求而已,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内涵的。不要被什么“国外””国内“迷惑了。
老陈原来的度高CD机同样是1201机心,但是声音就是没有音乐的气质和气氛,直、冷,梗,毫无办法,即使做转盘也是如此,它的技术和工艺也不差啊。最后同样是1201的老山灵HDCD12一上,就如磁带那样的有了人情味了。但山灵HDCD仍然只能做转盘,如果CD输出,仍然是庸懒乏直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5#
发表于 2015-11-28 18:37:09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很多音响人都知道器材需要音乐味,但是实际上各人的音乐味的概念是有差异的,有的甚至是南辕北辙的。这与国内国外根本没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5-18 05:15 , Processed in 0.199836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