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998|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 和专业人士谈发烧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11 20:2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2 10:55 编辑

    这是一个在某专业网站上发过的帖子,简单修改了一下,在这里重新发出。其中的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也欢迎指正。
    我不是发烧友,至少不是合格的发烧友。二十年前曾经做发烧的学生,模仿着别人的样子购机、磨机以甚至小批量生产和上市销售,也做过渠道供应商,一干就是十年。但是自我评价,够不上地地道道的发烧友,按照发烧友的行话,也就是烧到38度吧。反之,十余年的教师经历,十余年的研究所经历,到后来近二十年的专业音响的工程经历。倒是更偏重于专业音响。
    我与专家朋友们每每谈起发烧经历发现,竟然发现在专家队伍中,也存在相当数量的我这样的人。在做音响工程的时候,那些业主方懂专业音响的不多,可是业余发烧友可不少。于是乎,他们喜好用发烧友的眼光去评价你的音响工程。幸好我有点发烧的常识,交流起来还不觉得太困难。不管怎样,几十年的风风雨雨,我还是想对专业圈里的朋友们谈谈发烧。

    首先,专业与发烧有什么区别?
    我个人理解,发烧是以听觉为最高目标,哪怕是理论上根本无法解释的事情,只要听觉上有效果,也去执着的做。例如:二十年前的音箱线大多使用动力线,没有专门的音箱线,后来从发烧音响开始,有了专用音箱线。还分出了不同传输线的纯度,是4N、5N还是6N的(铜线纯度的百分数代名词)。这恐怕是遇到最多的现象之一。记得二十年前,有一个很知名的国内专家,在会上就说:我不相信什么发烧线,论电阻率能比普通的铜线强多少,没有物理意义嘛。我并不怪这位专家,因为二十年前,发烧刚刚起步,人人都有认识过程。
    到如今,专业领域的音箱线也大量使用过去发烧友的那种专用线(只是纯度没有追求到那种程度),国内的专业线材生产厂也习惯了几N的提法。有的厂家还开发出单晶铜线材,一下子把国内只能生产4N水平的线材,提高到6N,并在一些重点工程中使用。

    说这个小小的例子,是为了理解一个发烧与专业在理念上的区别。为什么发烧领域对这件事接受的快,而专业却滞后了十余年?这就是先有实践还是先有理论的问题,发烧友是一个最勇于实践的群体,只要谁说哪个方式能改变听觉效果,无论理论上能不能说得通,都尽量试一试。我认为这一点是很可贵的,更是符合唯物论的哲学世界观,很值得提倡。
    进一步说,我国的音响行业总是滞后国外那么多年一直追不上,也是应该挖掘一下世界观方面的问题了。不是吗?人家告诉你了这样更好,你却因为一时理解不了而不去用,怎么能快得起来。
    发烧友是个弱势群体,这个群体的业余成分就注定了是个弱势群体,但是他们理念的先进性(我把坚持唯物论看做先进也许并不一定合适),催生了新事物的迅速出现,在追赶国外方面不可小视。

    上面说的是理念上的区别,说的不一定对,仅供参考。如果还能看下去,我就接着说实践问题。
    正是有了理念的追求,接下来就产生了勇于实践的风格。这里也举个例子:也是二十年前的事情,一个发烧友购置了 “高烧”器材(价值十余万元的音响,当时的十多万可是个天文数字),兴致勃勃的到处邀请“名人”去鉴赏,可不小心把功放的保险丝烧断了,于是急匆匆的按同规格买来换上。虽然器材能重新工作了,可怎么听都和原来味道不同。难道不同的保险丝会影响音质?于是乎又从市场上买来十余种不同品牌的保险丝作对比试验,之后把实验结果说给很多人听。听的人十个有九个说他是神经病,极个别的将信将疑。

    我就是那个将信将疑的人。几十年的科研经历让我养成了从不用理论推导下结论的习惯,只有亲身试验才行。至此我也成了“神经病”,也找来一堆保险丝作对比试验,结果还真有差别。作为曾经是电子线路教师的我,第一反应是物理层面的解释,难道保险丝的电阻率不同而影响到音质?就此又找来许多电阻来试验,果然有区别,哪怕是零点几欧的电阻,也会感觉到声音的变化。这一“结论”在我的脑海中维持了十余年。
    一天,另一位朋友(搞专业音响的)兴冲冲地告诉我,在音箱中换一小段高品质的线,就能大幅度改善音箱的音质。他用这种方法把一大批品质较差的音箱进行改造,结果赚了一笔钱。之所以把这事对我说是因为这种线是我在工程中剩余以后他悄悄留下的,而此时已经用完了。我的这种线原本不是这样使用的,原来的使用方式是将整条音箱线都更换了以改变音质。而我的这位朋友得到惊人的结果是不需要整条线都换掉,只要换上一小段就可以了。

    这个现象一出,让我回想起十余年前的保险丝故事。既然在音箱线中一小段起了作用,那么电源线中一小段是不是效果相同的。事不宜迟,立刻投入电源试验!果真有效!于是乘胜追击,用各种不同规格的材料进行对比,以便取得最大化的结果。积累的许多结果说明,很多不同类型的线都有这样的作用。只是这些线的成本都很高,不过由于只用一小段,还是能够接受的。
    在效果明显程度方面,对比Hi-Fi音响、专业音响、KTV音响等,作用最为明显的是KTV,演唱轻松程度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在十余个KTV工程实践中得到百分之百的有效。至此整理了较完整的实验报告,并申请专利(已授权)。

    无独有偶,就在此时,远在彼岸的美国的AES世界工程师年会上,美国专家发表了类似的技术报告,并对我国的与会者说绝不转让中国这项技术。我对与会的朋友说,不用转让,中国有自己的专利,他们想来中国还不行呢。
    这件事说明,国外的工程师(而且是AES工程师)都具有发烧友的理念与精神,国外的发展速度怎么能不快。我就向一些德高望重的专家老师们说,国外的专业人士,比我们国内发烧友还要发烧。国内的发烧做法,大多来自国外,只是国内的专业领域常常为了那个浅显的认识能力而拒之门外,倒是发烧友首先接受下来,再慢慢的影响专业人士。
    说到这里,可能有的人坐不住了,这不是打击一大片吗!可是我每每对老专家们说这些,他们是坐得住的。

未完,待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沙发
发表于 2014-9-12 07:04:36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专业只是代表职业,只是为了“吃饭”,那么专业就是一个代号而已。“音响发烧”是一种精神层次的追求,它的实质和学问就不仅仅是“专业”两字所能包含得了的,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只是职业的专业,发烧还有只是表面的发烧、形式的发烧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0:55: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2 13:44 编辑

    某协会秘书长从美国的AES年会回来和我闲聊,说这次去收获很大,这种收获不是具体什么技术,而是一种理念。我让他细说说。他告诉我,国外的专家提出扩声设备的作用不仅仅是还原原始音乐,还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风格,进一步美化听觉效果。我笑笑对他说,这种理念在发烧界已经存在快30年了。当时的原话好像是这样说的:不要把音箱仅仅看成是设备,还可以看成是一件乐器。外来信号经过他能产生与这只音箱独有的声音。
    我理解为,这也许就是发烧友所说的美国味、欧洲味或者更具体的什么丹麦味等等。当时还有发烧友声称,我不用看,一听就能知道是美国箱子还是欧洲箱子。所谓哪国的味道,就是所说的风格吧。
    那个年代还有发烧友爆料,在音箱上面放一只电子管,音箱的味道就变了,更接近胆味。所有人都说,这是愚人节的把戏。可我不这么看,一位名人说过一句话:一个傻瓜提出的问题,是十个聪明人也解答不了。


    虽然我没有亲身验证过,可还是有不少假设出现。我拿电子管用手敲击过,听到的回音有震颤的金属感,电子管放在音箱上会不会有震颤的共鸣声出来?说这话我是有根据的,有一次我去进设备,供应商不仅做扩声设备,也做乐器,刚好在试音台上放了一把吉它,试音的时候我总觉得有震颤音出来,就要求他们把那个吉它拿开,果然震颤感减少了许多。
    当然,还可以假设电子管的出现,给人以暗示,让你向胆机那去联想,这是符合心理学原理的。这就如同车展上的模特,让你对美女的感受,去联想那辆车的好感。等等
    当然这只是猜测,不作为定论,我是说可能性是存在的。不过实实在在的是,有国外产品在这方面做了文章并得到市场的认可。例如:KTV行业的BMB音箱,是最早在分频器上放小灯泡的。所有看过的人都认为是起保险作用的,因为灯泡是热发光器件,可以等效成恒流源,自然有限流作用。但是尝试过这种方法的人都感觉到听觉上变化也很大,能有一种增加震颤余音的功效,听上去很好听。这种情况我在EV音箱中也见到过,同样的把声音美化了。


    前不久我做了一个14.2声道的扩声系统,因为没有现成的模板,索性把音频工作站搬到了现场。这样一来,在现场就可以进行后期制作了。作为一种尝试,我在处理音频文件的时候,有意加入弱音提升措施(这与通常的压限有些区别,在音频工作站上面做很容易),以此加大余音的出现。结果还真有效,原本干涩的声音变得滋润了,好像穿透力也得到明显加强。这样做虽然与MBM和EV的技术途径不同,原理却是比较接近的。这几天闲来无事,还动手自制了试音曲,用在干涩和音域不够宽的系统播放,听觉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这些试音曲已经发给很多人试听并得到证实。关于扩声与录音(应该准确的说是后期制作)的匹配问题,我想另外专门发个帖子说说,这里就不赘述了。


    前面说的BMB也好,EV也好,我觉得这就是一种音响设备的乐器化处理。也许原始音乐没有这些华丽的表现,现在加入了,人们觉得好听了,感觉美就是目的,这与音乐本身的美感有同样的初衷,岂不是好事。就说发烧友的胆机,真能能更好地还原原始音乐吗?我觉得,真正打动人的更在于那个“胆味”,那个味道比录音现场还要柔和,还更具有让人爱听的震颤感。录音棚的事情我参与过,现场的感受没有那么美,干巴巴的,一方面是后期制作的功劳,再就是扩声设备的味道了。
    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能说的例子还有很多。在国外,做音箱的不仅要考虑板材,甚至追究到什么地方的木材,这样做是不是与箱体的共鸣效果有关。作为反面例证,二十多年前曾经流行过大理石箱体,由于质量大,几乎听不到箱体的共振声。其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听过的人都说声音太呆板了,缺了人们所希望的味道。


    不少专业人士总是用数据和技术标准和我对话。我对他们说,如果只是停留在技术标准上面,也就很难向前发展了。我在三十年前就参与起草过技术标准,深知制定技术标准的依据都不外乎现有技术所能及的,从起草到发布常常还有几年的时间,标准生效之日,许多作为依据的技术都落后了。另一方面,持有先进水平的好东西却因为没赶上“这班车”而写不进去。正是标准的滞后性,才不断地修订技术标准,于是出现了XX年版标准的提法。
   
    而发烧界,并不理会什么标准(除了一些强制标准),只要好就干。举个例子,近年来发烧界兴起了全频喇叭热。不少人说,那是个高不成低不就的东西,意思是说,论高频特性比不了高音单元,论低频比不了低音单元。如果按标准衡量,恐怕是不合格品了。
    但是需求是最重要的。带有分频器的音箱那种紧巴巴的感觉真是不舒服,特别是听了全频喇叭做的音箱以后再听分频音箱,这种感受就变得十分强烈(关于分频器产生听觉问题,我有另外的帖子专门论述)。我的看法,这里涉及一个思想方法的问题,就如同今年降低GDP指标一样,表面上不是好事,实际  上却能换来其它的好处。当然,如果在提高轻松程度的同时,又能展宽音域,那就更完美了。

    至于说量化,是技术领域非常重要的,它能把物理变成数学来描述,而数学又是基于严谨的定理、公理来分析,说服力会更强。但是,主观评价是一种艺术鉴赏,就如同一幅画、一个雕塑或者是一件艺术品,人们陶醉于音乐的享受同时,实际上是艺术的感染力。艺术的东西不能简单的用数字来描述,这就好像提出给一幅画建一个数学模型,一听就不是搞艺术的,搞艺术虽然有比例、透视、对比度、色差等表达方式,但是更重要的是能不能感染到欣赏艺术的人。
    我看谁也说不出好听、好看是什么数字,也没有这个必要做这样的描述。
    有人曾经说,欣赏音乐需要一个喝着茶,悠悠闲闲的氛围去感受。我也曾对一些学习鉴赏音乐的朋友说,关于音响听觉上是不是感到轻松,一个简单地方法就是把音响打开,然后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如果过一会你觉得音乐吵得难受, 想关小一点,那就是声音不轻松,有劳累感;如果过一会不觉得吵,还想再开大一点才好,那就是比较轻松。

    数字倒是可以服务于艺术,例如感到听觉舒服的声压级是多少,这套音响的带宽是多少等等,可是最终评价听觉的无论如何也应该把艺术感染力放在第一位,万万不可本末倒置。现在国内与国外的主要差距不是在技术参数上,最迫切的是听觉感受的差距。


未完,待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1:00: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2 13:57 编辑

    说到把音箱看做乐器以后,我不由得陷入一种困境。虽然这种说法最早是从发烧友那里提出的,可这种思维又恰恰违反了发烧的某种“原则”。
    在发烧友那里,都是极其反对人工修饰的,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人工味。这也是常常和专业人士格格不入的重要方面。例如在发烧友那里,几乎见不到均衡器、效果器、激励器等各种周边设备,在他们看来,周边设备就是人工修饰。
    而把音箱当做乐器来考虑无外乎又是高保真以外的人为修饰。前面提到的那个换保险丝的发烧友对我说,他就是发烧的叛逆者,曾经偷偷地在系统中加了激励,并骗过赫赫有名的发烧“大师”—北京音乐台发烧门诊部的几个人。
   

    在我进入专业领域以后,也一直反思专业的做法和发烧的做法哪个更具优势。同样的,在做专业工程时,也偷偷地引入发烧的某些做法。例如,在系统中所发现的问题尽量通过问题点自身的改进去消除,当各种问题都逐步解决的时候,那些周边设备常常变成了多余的东西。这时周边设备的加入往往不起好作用。
    例如均衡器,加入以后无论做不做调试,听觉感受反而变差了,索性甩开不接,可是一旦验收怎么办,均衡器毕竟有助于拉平频响特性。为此我与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专家们讨教,让我感到以外的是,竟然有人告诉我:验收的时候接上,拿一个好的测试结果,验收完了拆掉,取得好的听觉效果。一些其它的工程商说的更不道德,加入一大堆东西是为了赚钱,任何评审都说不出什么,这是专业的标准套路,不加还可能会遭到非议呢,何苦放着赚钱的机会不用。至于听觉,怎么好就怎么办,但是即便不接,指示灯都亮着。


    所有人都赞同哪里出问题在哪里解决的思路,也都反对(至少是不提倡)这里出问题那里补偿的修补方式。只是专业和发烧有各自不同的使用条件,设备也不尽一致,真这样做了,会面临许多意想不到的挑战。
    工程现场有时会很长的信号传输线和音箱线,信号线的分布电容和音箱线的寄生电感是影响传输特性的主要因素。例如某工程功放与音箱之间的传输线长达100米,对于定阻系统来说,这是一个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严重问题。传输线对于不同的频率的衰减,有不同的响应,通常的分析是危害高频段(实际试验低频段也有很大影响)。信号线的分布电容虽然与音箱线情况不同,衰减的却同样的是高频段。有业内前辈曾无私的向我提供过关于线材的测试结论,我也自己做过专门测试,证实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说他是挑战在于,发烧那里的几米音箱线都有相当的讲究,那么上百米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专业工程的通常做法是把功放放在音箱附近,功放与其它机房设备之间用光纤等数字化模式。可是问题来了,音箱分散怎么办?调音便利程度下降怎么办?现场条件恶劣怎么办?等等。其实,最高明的做法还是在传输线自身来解决,一切都迎刃而解了。这样也就回归了发烧的理念。
    我曾在某期刊上发表过关于音箱线的论文,特别提到国内外关于消除(或减小)寄生电感的多种方法。限于工艺水平的制约,国内的线缆厂还不能像国外那样做出真正意义上的无感。
    这话一说就长了,简化设备是发烧的理念,顺着这个思路,绝大多数问题都有相应的解决方案,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回到正题,我很想也同样的对发烧友谈谈专业,发烧友的许多做法有相当的优点,也有不少的问题。就说人工味这个问题,在我参与了录音领域的后期制作以后发现,那个环节就已经融入了相当的人工因素,并不是百分之百的现场效果。相反,不少号称纯现场录音的节目源,反而不被市场认可,就是发烧友自己也不认可。既然节目源(片源)就已经是人工的“杰作”,又何必那么追求扩声环节的人工因素呢。
    能够理解的是,到了模拟领域(含周边设备的扩声环节),确实有设备越多,附加各种失真也更多的问题。结果加入设备是为了修正缺陷,但是修正的同时又带来修正以外的其它不良因素,得失权衡变得很艰难。


    发烧友群体,是一个可爱的群体,尽管有些做法让人听了发笑,我还是认为他们很可爱。那里的业余性质,造就了思维上的没有禁锢,可以无拘束的去大胆想象,大胆实践。记得一个曾经是外资企业高管的朋友说,日本有一家企业的老板,雇佣了几个纯粹外行的人,并且不需要正常上班,任务只有一个,就是免费用这个企业的产品,然后不断地挑问题。在他看来,企业内部员工都受过企业文化的熏陶,观察问题已经有了某种心理倾向,不能做到真正的判断中立。这也许就是国人所说只缘身在此山中吧。
    我在办厂生产音箱的时候(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组装车间的都是打工妹,应该说是根本不懂鉴赏的“白丁”。可是时间不用长,几个月以后,有人对我说,过去我上街看什么音响都觉得好,可是现在上街听到什么音响都没有我们的好。我问她,这种感觉是现在才有呢还是刚来的时候就有呢,她对我说,刚来的时候没有,好久不上街了,昨天一上街,感觉就变了。


    我相信这个打工妹的感受,因为每天在这里干活,天天听一种音响,耳朵已经熏陶出来了,有了明显的倾向性。所以我要求我的营销和技术人员要经常听现场音乐会,在没有扩声设备的环境下感受自然的声音是什么样子,但是无论怎么样,他们的倾向还是不可避免的难以消除。
    还有一次,一个干了近四十年的专家朋友和我打赌,说就他四十年的“修炼”最知道用户需要什么,我说好啊,刚好这里有三十多名刚入学的学员,就让他们做裁判。这些人相当的部分没有在音响圈混过,应该比较中立。于是就开始了盲测(盲唱),然后打分,他自己也是投票方。结果出来以后发现,他的投票与少数票接近。我说服吗?。。。。


    这种现象在国内的企业比比皆是,几乎所有的企业都觉得自己的产品好,我相信他们是发自内心的,最现实的检验是KTV领域,唱歌的顾客多数不懂音响,没有任何倾向性,这个歌厅好唱好听,这个歌厅就生意火,那个歌厅感觉不好就没人去。说他检验最准确是这个行业排出了“关系”因素,实实在在地客观。他们为什么不想办法做这样的检验呢。
    我在想,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多年从事音响行业的内行,也许长期听音箱里出来的声音,有了某种听音习惯,尽管是五花八门的不同音响,可毕竟是音响里的声音,共同的缺陷,共同的优点把耳朵熏陶成理所当然的参照。如果听到一种音响,就有意无意的往上靠。而外行人则不同,没有什么框框,好听就是好听,与自然声响接近的就不觉得累,差别大的就不舒服。如果音响是给专业人士享用的也就罢了,偏偏是这些外行人,那就不能小视了。


    有一次协会组织广东考察,一个很知名的企业老总对我们说,他的产品相当好,只是发愁没人往剧场剧院推荐。我们听了他们的产品以后,不好对他讲太多,因为他们的产品确实比同类进口产品差很多,剧场剧院是一个对音质极其挑剔的场合,这种差距我们能明显感受到,客户也一定会感受到,怎么推荐啊。我特别想对企业界说一句话,搞产品最难的是什么,最难得是战胜自我,怎么排除心理倾向,客观准确地认识自己的产品。有了差距感,才有进步的动力。


    这种情况在国外也同样有,就说BMB,几乎所有的经销商都说,已经停产的450是最值得怀念的,那个时代已经不存在了。尽管450以后经历了十多年,相信厂家在这期间也做了大量开发研究,并且按照厂家的说法,现在的产品远远好于那个450,可是市场是公正的,人们怀念450说明对现有产品的不满。这里最需要重视的是,为什么厂家的感觉好与市场的感觉不好发生矛盾,说到底还是缺乏自知之明的能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1:1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2 12:13 编辑

    这帖子比较长,现在做一个简单的归纳:   

    1.一个违背常理的现象(保险丝改变音质)往往不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可是经过验证确实存在,说明客观存在是不以人们意志所转移的。
    2.违背常理的现象经过深入研究,往往会得出出乎意料的结果(一小段线所起的作用)。
    3.新事物的接受速度,常常是发烧比专业更快,这是因为发烧友常常不受“理论”框架的束缚。
    4.国外的专业人士常常比国内的发烧友思维还要超前,以致国外已经搞出来的新东西,国内需要更长时间慢慢接受(专用音箱线)。
    5.中国人搞的东西不一定比国外差,但是受环境制约,推广很难(特别是创新的东西)。
    6.音响系统对声音的美化是发烧最早提出的,却又与Hi-Fi的含义相违背,倒是国外的美化产品(不同风格的产品)更容易被广泛接受,即便是这样,国内还是跌跌不休的争论几十年。
    7.主观评价与技术标准相比,主观评价更显得重要,而技术标准和客观测试是为听觉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特别是音响是艺术的载体,而艺术是不能简单用数字来表述的。在音响领域国内外的主要差距不是技术参数,而是听觉。
    8.重放环节的人工修饰有利有弊,发烧友的在问题点采取措施解决问题的理念有合理性。
    9.发烧友也需要不断吸收专业的合理做法,实际上,发烧的源头本身就来自专业(录音领域)。
    10.人耳是可以在环境中熏陶的。由于每个人的环境不同,其耳朵都有一定的倾向性。由此可以延伸出,很多情况是自己搞的成果(含产品)容易自我陶醉。所以,战胜自我是出成果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1:1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12 12:14 编辑

     下面是一位伟人说过的话: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63楼的朋友所说某具体问题,正是这位伟人所说不至上的条件。
    关于实践为先导还是理论为先导,应与事情的来龙去脉综合看待,不应断章取义。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国外已经就专门的音箱线形成量产的商品,传入中国以后,首先被发烧友所接受,其原因是接入音响系统以后,确实对改善听觉有好处,这是实践为先导的做法;而一些所谓的理论专家自己没有实践,却用教科书中的常规电学知识去证实它的没有意义,这就是理论为先导。随着时间的推移专业圈终于也渐渐地使用了专用的音箱线,可时间已经过去十余年。
   
所谓唯物,是说发烧友的实践第一,迅速接受了这一先进做法,符合唯物论的认识论;所谓唯心,是说明明已经客观存在,偏要主观的想象它不存在(指效果)。
    我不是搞哲学的,但是哲学的基础知识还是知道一些。关于用理论发明新东西,不值得说很多话。翻一番科学发展史,多看看专利文献,多了解一下知名企业的专利拥有量,再反思一下就明白了。
    当你真的获得过发明奖,真的获得过科技进步奖,就知道实践在这个全过程的重要性了。国内的教育体制,造就了一大批重理论,轻实践的知识分子。为此,另一位伟人针对中国的问题,一针见血的指出:理论联系实际,是唯一的出路。。。。
    在另一个专业网站,一些看似理论造诣很深的网友,动不动就拿一些数学模型,理论公式来否定现实已经存在的东西,不少人还真被唬住了。可是一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网友,一旦就数学模型对这些人提出几个的应用条件,这些人马上败下阵来。明明物理意义都没有搞清,就胡乱的抄袭一些书本知识,不出问题才怪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5-17 09:53 , Processed in 0.20163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