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35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靓声”是一种感觉(发烧随笔)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7:01: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烧听音响往往十数年了还不知道音响是怎么一回事。这个现象似乎十分普遍。“靓声”难得啊。
其实“靓声”只是一种感觉而已,只看你心中的这个感觉是怎样的了。各人都可朝着自己心中的“靓声”努力而“折腾”。
爱音乐者,其心中必有对音乐的乐感存在,旋律入耳即可有心灵感应。爱音响者,同样其心中也有对音响的“响”法准则,不过瘾不罢休。
爱音乐者,两个音箱的立体声可满足欣赏乐曲的要求,甚至单声道也可。功率并不一定要多大,甚至数W的小数目已经让其进入音乐世界。爱音响者,双声道慢慢会不满足,会朝着多声道,重低音炮发展。功率和音箱一定是越来越大。
爱音乐者,小小的书架箱已经是精神家园的陶醉之尤物。爱音响者,大大的落地大音箱还刚刚好。
音乐是能感动人的。音响本不会感人,但音响播放了音乐就一定要感人才对。
深度挖掘录音里那感人的音乐元素,那音乐的生命。你被音乐感动了吗。你被你的音响回放的音乐感动了吗。
那是音乐内在的东西。那也是音响内在的东西。你必须静下心来才有可能慢慢觉得她的存在。你的心静下来了,你就已经迈出了“靓声”的第一步。
“靓声”是一种感觉。实际上这个感觉就是你对音乐的感觉。你的乐感。有乐感便有“靓声”的可能,便有“靓声”的方向。
乐感越好,你会把你的系统在不知不觉中调校得越来越“靓声”。你自己可能都没有发现,但你的系统会播放出令人感动的音乐。
“靓声”虽是一种感觉,但若这感觉不是乐感,那将是非常痛苦的音响历程。你可能十数年屡屡换机、弹尽粮绝还找不到北,最终精疲力竭,偃旗息鼓,走入麻将馆。
其实音响爱好的动力来源正是音乐爱好。是对音乐的热爱在推促自己学习使用各种电子技术,从而去调校音响,让音响再现音乐之美。
音乐与音响深奥,实际上就是因为她具有的无限音乐再现魅力和电子专业技术的综合运用的艰难。这个综合性既包括理性的要素,更须感性的敏感触觉。
音响不会产生美。如果你觉得音响器材会产生音乐美感,那实际上从一开始你就判断失误了。产生美感的其实是音乐。音响只是传递再现了音乐之美。
“靓声”的过程也就是充分再现音乐之“靓”之美的过程。发烧友慢慢会从音响里感触到音乐美感,从而爱上音乐,成为爱乐人,继而读懂音响,再回头去读懂音乐。资历越深便越注重乐感之乐魂,甚至淡忘hifi。
其实所谓hifi正包含在乐感中,而不为赏乐者发觉。这便是音乐艺术及其艺术再现。正如置身音乐厅,hifi“消失”,音乐生命清晰呈现。
我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靓声”来自爱音乐的心灵。
“靓声”不是英国声,也不是美国声和哪国声。“靓声”即乐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靓声”当然也没有国界限制。有音乐便有“靓声”。
阿炳街头的“二胡”是“靓声”的。国家大剧院的音乐会是“靓声”的……可能遇到“靓声”的机会还有许许多多。
发烧途中走偏、迷路的就更是多。但只要心里有音乐,“靓声”就有希望。
器材其实是一种人文。系统其实也是一种人文。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器材。不同的人调出不同的系统。音乐与音响,最终是由人而定音(乐)。这似乎又与音乐和音乐演绎有着某种内在的联系。音乐与音响,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音乐是感性的艺术的,音响是理性的技术的。将两者平衡地结合起来,才能发现音乐与音响的真正乐趣和她的美妙。走进音乐与音响的美妙世界。其实是一种缘分,一份情愫,一个心愿。那些早就存在于内心里的感动和共鸣。音乐与音响是统一的,音响为传递音乐服务,音响为再现音乐原貌而努力。现在的歌手能像邓丽君那样入情用心唱歌的太少了。艺术还真是属于心灵的。任何假的空的都经不起时间和人心的考验。现代音响器材和现代人一样,由于很多留于表面和虚荣,故很少有让音乐通畅传递至人心的真正优秀的器材。许许多多现代音响器材隔膜音乐,成为真正的音响,成为真正的高档消费电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沙发
发表于 2014-9-23 17:52: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23 17:57 编辑

音乐是能感动人的。音响本不会感人,但音响播放了音乐就一定要感人才对。

器材其实是一种人文。系统其实也是一种人文。

其实音响爱好的动力来源正是音乐爱好。是对音乐的热爱在推促自己学习使用各种电子技术,从而去调校音响,让音响再现音乐之美。

爱音乐者,小小的书架箱已经是精神家园的陶醉之尤物。爱音响者,大大的落地大音箱还刚刚好。


音响不会产生美。如果你觉得音响器材会产生音乐美感,那实际上从一开始你就判断失误了。产生美感的其实是音乐。音响只是传递再现了音乐之美。

你被你的音响回放的音乐感动了吗。
“靓声”不是英国声,也不是美国声和哪国声。“靓声”即乐音。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语言。“靓声”当然也没有国界限制。


以上这些话,胡版讲得是很有水平的。必须要顶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板凳
发表于 2014-9-23 18:0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24 08:35 编辑

爱音乐者,两个音箱的立体声可满足欣赏乐曲的要求,甚至单声道也可。功率并不一定要多大,甚至数W的小数目已经让其进入音乐世界。爱音响者,双声道慢慢会不满足,会朝着多声道,重低音炮发展。功率和音箱一定是越来越大。
爱音乐者,小小的书架箱已经是精神家园的陶醉之尤物。爱音响者,大大的落地大音箱还刚刚好。

    以上这席话呢,值得商量。原因就在于:

    感觉是很主观的事情,纯个人的事情。一个人因为条件限制,小收音机听音乐可以很陶醉,感觉非常享受,从欣赏音乐和精神食粮方面,没人有权力不认可,当然别人认可与否也无所谓的。但我们不能说那是玩发烧。因为发烧是离不开器材档次的。器材档次里面就含着物理指标,没有人认可小收音机是发烧器材。如果那人有条件了,并且听过好器材,那他会立即抛掉收音机的。

    收音机的道理同样适合小小书架箱。如果完全主观,那连器材都省了。意淫不单单指情色。意淫是最高级的艺术,最高级的境界。呵呵


    所以,不可走极端。我们讲音乐,毕竟是通过音响发出的。我相信胡版是爱乐者。那么你就听听录音机收音机就行了,为啥还要整发烧系统,而且还不止一对音箱呢,呵呵。为啥还要10寸大号角,三五寸不就行了嘛。

    就说音箱,高音单元就是不能当中音用;十五寸也许不必追求,但五寸就是比三寸全面;全频就是两端缺,分频就是在完整流畅度上输全频一口气;导向箱子就是不如闭箱纯净;播放非金属乐器方面金属振膜就是不如天然材料那样播出艺术气质。这些都是原理决定的。


    为更理想的声音,从物理角度适度追求------也必须这样才行,不能说明就是只玩器材而不懂音乐不爱音乐。相反,认可严重失真带来的美感也不能证明音乐欣赏的档次更高。音响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所以太难。我们不可以抛开科技单谈艺术。

    胡版整天在讲,这器材有旋律,那器材听不了音乐,那你倒是爱乐人呢还是爱音响者呢?


    请胡版以身作则,真正的爱乐者是不折腾器材的,所以,请你赶紧把手头的器材出掉吧。估计手机就能满足你欣赏音乐的,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4-9-23 18:02:14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只是一些自己对音乐与音响的切身感受罢了。谢谢青竹兄的理解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5#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7:07:00 | 只看该作者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9-23 18:00
爱音乐者,两个音箱的立体声可满足欣赏乐曲的要求,甚至单声道也可。功率并不一定要多大,甚至数W的小数目 ...

所以我选喇叭没大于10寸,也不小于6寸(收录机)。其实有时“旋律”收录机播放“旋律”盒式磁带给我的模拟音乐感受,与现场不插电音乐会是一致的精神体验。这可是一般发烧友看都不看一眼的东西哦。而音乐本来就是人类的精神需求嘛。追求物质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只是在音乐上就从头错到结束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6#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07:16:14 | 只看该作者
至于为什么又是号角又是提琴式音箱,因为不同的音箱的侧重不同,没有完美的音箱嘛,但都是在音乐的精神体验的“完美”上的选择。单纯的指标型的音箱对我来说就完全不对路了。其实我的随笔记录的音响观点并没有与青竹兄的观点有矛盾的地方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7#
发表于 2014-9-24 08:39:01 | 只看该作者
论坛有点冷清,就当添点热闹吧,不好意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8#
发表于 2014-9-24 08:5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9-24 08:54 编辑

因胡版的一些话,想到,现在把音响分解得太零碎了。 发烧音响另外的名字最合适,也揭示出本质:高保真。

整个系统可以简单看做一条线材,失真越少越好,抓住这点,什么音响性、音乐性都有了。
那就按照失真最低的目标,选择电路  原件  加工 机箱重心甚至重量  线材方向  等。

整个系统音箱最重要。把电路分成 电源 和 信号通道 ,越通畅越好 ,后者更重要。
整体思路理清楚,就好办了。至于到底哪种声音是失真最低的,参考标准就是真实的乐器声音,不插电的现场演出了。如果以此调教,最后就决定于设计者 的声音观了。

这里面依然是设计者的设计思想起决定作用,思想指挥行动。一切艺术比到最高级阶段就是比人,比人的才和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120

帖子

629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629
9#
发表于 2014-9-24 09:31:12 | 只看该作者
如果是靓声那肯定是适合自己的,至于什么爱乐者,器材爱好者,发烧者其实都没有问题,我觉得都是对音乐有热爱的,不然几万块买对箱子,不是当摆设的。当然也有装逼的,当家具的,但是懂不懂一看就知道了,有些搭配的器材都是希望等到好声音的,没有什么对错。
我现在每天回去听几张碟,每月会买几张碟,不会去听那么几张固定的CD。听着感觉有问题了,慢慢调整,感觉超过我能力范围了,那我就等等,或者折中的方法解决。听音乐和发烧是有区别的,听音乐可以用手机,发烧必定要超过一般的认识范围,就是一般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去听,为了什么,更好的去理解和欣赏。花钱说实话是为了享受,那时候不是单单的听,是享受。但是不管听音乐还是发烧搞器材听音乐,那都是喜爱音乐的,本质是没有差别的,方式和追求不同而已。
还有一句话就是,冷暖自知,花了钱未必等到想要的效果,这个是确实存在的,值不值每人心里有本帐,所以有时候折腾下是有必要的,慢慢折腾慢慢玩,多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这是我的发烧理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9-24 16:37:11 | 只看该作者
章煜 发表于 2014-9-24 09:31
如果是靓声那肯定是适合自己的,至于什么爱乐者,器材爱好者,发烧者其实都没有问题,我觉得都是对音乐有热 ...

小章说得有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6-2 04:08 , Processed in 0.241977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