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青竹戴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依据录音现场的麦克摆位,是否能还原现场?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0 17:24: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10 18:29 编辑

      这个问题很好。支持爱思考的发烧友。下面我来谈谈我个人不一定正确的观点,大家再在一起讨论交流。
      就我个人浅薄的录音知识来看,把录音比喻为照镜子比较容易理解,尽管不是太恰当的比喻。镜子总归是一个框,就像我们看电视的屏幕一样,它不可能做到录音现场一样大,也无此必要。两声道立体声的目标是记录并再现演出的舞台。这个舞台就照(记录)在这面镜子里。一般情况下,镜框的大小不能超过舞台最前面的最大主奏乐器的形体大小,这是因为镜框的大小由辅助咪的近场摆位决定。如果不设辅助咪,仅仅只用拾全场音的人头录音的立体声主咪,那么,根据主咪的性能,可以最大限度地扩大这个镜框,也就是调节主咪与舞台的距离,让舞台更加深远。但这也有一个度,需要录音师根据具体情况反复调整,到自己感觉比较理想,尽量既深远又清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沙发
发表于 2014-8-10 17:27: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10 18:06 编辑

关于房间,正与两只音箱一样,理想的状态是房间消失,音箱消失,音箱后面就是舞台。但是,对于我们普通家居环境来讲,不可能做到纯粹理想的声学处理,所以,房间的影响只能尽量减少或者降低,让舞台尽量更真实更自然更清晰再现出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板凳
发表于 2014-8-10 18: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10 18:02 编辑

       那么,对于“为什么播放的结果是,画面模糊,音场局促,质感不够,整体欠流畅”。还是要回到录音的原始面貌,以及音箱的摆法上来结合讲这个现象的原理。
      当音箱的摆法是根据单点立体声录音的原理来摆位,也就是我前面提到的比喻的那个镜框,那么,这个摆位就只能符合单点立体声录音的“正确”还原。辅助咪与主咪以及录音场地实际的大小之间的关系,决定了这个镜框的大小。
      比如,在某一个相对比较小的酒吧里面的一个小舞台上的录音,无论主咪还是辅助咪,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舞台之间的距离不可能像在音乐厅和大剧院那样宽敞,它们之间的距离必然是偏小的。这样导致这个镜框里的乐器之间所呈现出来的距离会更偏小,甚至有“拥挤”的感觉。这个听感是正确的,实际是录音场地的舞台上就是拥挤的,这不要惊讶。一个录音师一听就知道这是录音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它没有错。而一个合成录音,它没有正确自然的音场舞台感,在这个镜框(音箱摆位)里,它的“拥挤”感将更加明显。这就是发烧友大多把两个音箱摆得很远的原因,以试图通过拉开音箱之间的距离而让“舞台变大”。这从单点立体声录音的根本原理上来讲是错误的。而当我们换另外一张在音乐厅或者大剧院的单点录音来播放时,前面的“拥挤”的感觉就不会有了,或者不那么明显了,这是因为录音的实际情况不一样了,两只音箱后面再现的是一个相对“正确”的音乐厅或者大剧院的舞台演出,从镜框开始扇型呈现。
      录音时是扇型拾音,放音时是扇型回放。一来一回,都在这个镜框(两只音箱的间距)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地板
发表于 2014-8-10 18: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11 08:03 编辑

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到这里讨论。http://lingsaudio.com/bbs/forum. ... d=35&extra=page%3D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5#
发表于 2014-8-11 18:3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发烧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音箱摆位,听到自己满意的舞台音场,不必想我这样“墨守成规”,遵循录音原始面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6#
发表于 2014-8-12 07: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8-12 08:13 编辑

还是自己的感觉最重要,我的音箱摆法不具有普遍意义,仅仅只是由我个人的感觉而调出来的。在其他地方是很难看到这样摆音箱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7#
发表于 2014-8-12 18: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8-12 08:51
有机会,还是多种 cd 结合高清演唱会更好

那个图象跟录音不一定有关系。实际上听录音是能够听得出咪的摆法,以及距离和环境大小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8#
发表于 2014-8-14 20: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见到很多发烧友都喜欢把音量打到震天响,完全不顾及录音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正统的管弦乐的立体声单点录音大多是在大剧院的大舞台上,环境是相当大的,主咪也摆得离乐队有相当的距离,音响系统回放的就是那样大的环境,不是在发烧友的听音室。很多误解,也没有人去正确引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9#
发表于 2014-8-14 20: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拾音咪所拾到的就是有距离有空间的,即使辅助咪也摆得有一定的距离要求,何况在调音台上也会艺术地处理好与主咪拾音的合成状态的。绝对不是发烧友当在自己家里的演出那样回放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6-1 15:18 , Processed in 0.214048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