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109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监听”概念(发烧随笔)

[复制链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4 18:1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曾经很多音响杂志和音响评论员在谈到监听或者监听器材时,总是用“直白理性”和“高分析力”去形容监听及其器材的“高素质”表现。好象没有他们所谓的“理性直白”和“高分析力”的“好听”的器材就是不正确的,缺乏分析力的。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妨去分析一下我们需要“监听”的到底是什么,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弄明白我们需要的是什么。
对了,当然是音乐。而音乐或者说音乐的实质是“直白理性”的吗。
任何艺术形式都不是理性的。音乐同样如此,她是感性的,她是属于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她表达的是人类的情感。音乐的感性成分也许在所有艺术形式当中是最多最丰富的。
而器材,对于音乐艺术再现的还原非常重要,也更需要聆听者响应的艺术审美感受去评判和把握。这是单纯的物理指标和物质无能为力的。
其实也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监听”的实质意义。
如此说来,让音乐的生命(旋律)自由流淌、自然释放的器材才是真正的“监听”器材。这与一般意义上的所谓“直白即监听”是完全不同的“监听”概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主题

2138

帖子

5862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862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4-7-11 20: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某种意义上说,监听音响器材,与小提琴比赛时的评委给选手打分的情形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6-17 21:58 , Processed in 0.17950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