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12934|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双喇叭线“大协奏曲”已经接入系统

[复制链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1:4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12-25 12:35 编辑

这样太好了,催生出一种新想法,从此提到喇叭线,不必就是一副线材了,两副线材才是完整的一套线。这样避免了向一副线材求全责备的困境。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分工,同时调整接插件,使两者合而为一。  

只是这样的设计依然面临着非常难于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真的合而为一、天衣无缝,否则非常容易出现嫁接感。一条线里面混合不同材料都很困难,两线的材料不同的话更是难上加难了。  


单单说突出哪一点或衰减哪一点都不难,难的就是整体声音的 圆融完整 和高度平衡。当然还有更牛逼的大难题,就是在具有很好的 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性-----艺术品位。我觉得音响可以这样划分档次啦:音响性  音乐性  艺术性 三个档次。后面都是在前面基础上的提升。


以绘画为例,技术非常好的人不难找,甚至很多,但要说画出来的是艺术品,那就难了,能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大师当然就是凤毛麟角了。说回来音响设计,大多数还停留在技术阶段,能播放出音响性与音乐性都较好的已经实属难得,在此基础上,最后能达到很高艺术品位的自然少之又少。西电和好的35a,还有好的蛋鸡,它们的迷人之处说到根上是 其声音的艺术品质,而不是技术指标问题。这么说不意味着无视其短处,当然有很好的技术指标、好的音响性,再有很高的艺术品位最完美。

但愿老凌的东西能慢慢进入 音乐性与音响性较好结合的阶段,再向更高的艺术品位阶段奋进。凭我用他的东西和一些交流,凭他对西电的认识和使用,老凌是知道那个高峰在哪里的,目前正在攀登的路上。
老凌的存在真的是烧友的幸运。有这样的辛勤蜜蜂在忙碌的采花酿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沙发
发表于 2014-12-25 11: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胡版的试听对比,我也非常期待两者的表现。铜箔与圆线的对比有什么各自的特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板凳
发表于 2014-12-29 11:3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只是通透度和空气感没有单端三极管胆机透明。

只要把障碍清除,通保险  把压接点 焊死  绝对没这个问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0

主题

1071

帖子

36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3661
地板
发表于 2014-12-29 12:5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还要用 煲机碟 信号 多扫扫,打通全频,也会明显提高透明度。当然,整体都会提高的。

这个坛子能否共享 文件啊 ,大家可以把好东西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凌氏音响工作室  

GMT+8, 2024-6-14 09:41 , Processed in 0.19555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