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转 “人声浮在空气里”摸到门口边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8-7 12:14
标题: 转 “人声浮在空气里”摸到门口边了
仔细阅读了说明书,creek官方居然推荐50ACD和100A功放后级直通。也就是前置放大由CD机50A来进行。
再看HI-FI Choice的拆解图,果然啊,6000块的CD机,前级电路板用料比11K的合并式功放,可足得多了。

2万以下的功放,估计绝大部分,也就20%的成本用在前级上,重料都下到了后级部分。这么一来6K的CD机,前级反而比11K的合并式功放出色。。。悲催了个蛋。迫不及待,一试果然如此。CD50A+100A功放+写真一号收藏版,声音彻底通透了。不只是真实可信了,已经摸到活灵活现的边了,人声已经初步显现浮在空气中的威力。 不过我更喜欢英国人常用的一个词intimacy,亲近感。

连伊能静的CD都能听出这种仿佛距离很短的亲近感,这张CD可是连听一个礼拜了,声音再熟悉不过。这回竟然和黑豹的CD一样,有了活灵活现的感觉。 立即果断拿出曾经失望很久的许美静XRCD。对的,曾经和诸多购买的网友留言一样,曾经一度以为XRCD声音表现一般,非常失望,这回誓要翻身。 一出声,果然啊,果然,有了那种通透感,XRCD彻底发挥出了优势,尤其是第4首,“那就这样吧',那种亲近感,能带给你莫名的感动,这就是音乐和器材合力的力量!

别再轻易否定XRCD,这么多严谨工程师的研究成果。也许,你真的和我一样,被合并式功放的前级给坑了,亦或者是器材没有到位。。。仔细一查CD机所用的运放OPA2134,特点就是通透。 果然一点没错。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5-8-7 12:16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5-8-7 12:17 编辑

所以,千万不要盲目 怀疑 cd 格式,它远没有被释放出来。外围设备是否有资格做标杆才是最大的问题。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5-8-7 19:05
如果有机会听了作品3号和锗毒1号也许会更过瘾。当然,系统理想的搭配调整是前提。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www.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