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氏音响工作室

标题: 双喇叭线“大协奏曲”已经接入系统 [打印本页]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3 18:01
标题: 双喇叭线“大协奏曲”已经接入系统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12-23 18:04 编辑

日前试了在作品28喇叭线上并联协奏曲纯铜喇叭线的玩法,音效大幅度提升。是全面性的正面提高。旋律上的进步当然是最明显的,而音响性上的频率响应更加展宽,密度质感更加真实,声音品质更趋自然,大气开扬。而且双喇叭线还带来相位特性的大改善,立体感更强烈就说明了相位特性的理想。
[attach]236[/attach]

[attach]237[/attach]

[attach]238[/attach]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3 18:12
同时再听了大块头的协奏曲纯铜电源线,非常好的线啊,音乐味纯真浓郁,同时不失透明,如果不追求加金银丝的更开扬的气质的话,确实是非常理想的发烧线。强烈推荐,性价比真的太高了。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3 18:21
协奏曲纯铜喇叭线的质感上的充实密度与充满活力的中低频表现,浓郁的音乐味,结合作品28号的高贵飘逸与自然开扬的特点,这样的强强联合,瞬间就迸发出极为可贵的更为真实迷人的音乐生命的再现。可谓是发烧的升华。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12-23 19:40
我的理解,这种玩法就是线材的分频传输模式,跟我当年的专利思路相同,就是高中低音频各行其道,线材中加入了铜箔,漆包线,多芯铜丝,只是专利失误之处在于工艺上没有办法区分线材的方向,导致声音杂乱。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4 07:08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12-24 16:45 编辑
凌君彦 发表于 2014-12-23 19:40
我的理解,这种玩法就是线材的分频传输模式,跟我当年的专利思路相同,就是高中低音频各行其道,线材中加入 ...

凌总的分析是对的。这样用两付喇叭线并联进行优势互补的强强联合,起到了正面的作用,是全面性的提高,对于音乐生命更畅通传输。同时也是性价比超高的玩法。可谓一举多得啊。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4 07:11
关键是需要玩家对这两付并联的喇叭线的特性要有非常清楚的了解,这样才能让它们合理配合互补,做到1+1大于2。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24 11:42
本帖最后由 青竹戴雨 于 2014-12-25 12:35 编辑

这样太好了,催生出一种新想法,从此提到喇叭线,不必就是一副线材了,两副线材才是完整的一套线。这样避免了向一副线材求全责备的困境。这样可以有针对性的分工,同时调整接插件,使两者合而为一。  

只是这样的设计依然面临着非常难于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真的合而为一、天衣无缝,否则非常容易出现嫁接感。一条线里面混合不同材料都很困难,两线的材料不同的话更是难上加难了。  


单单说突出哪一点或衰减哪一点都不难,难的就是整体声音的 圆融完整 和高度平衡。当然还有更牛逼的大难题,就是在具有很好的 音响性和音乐性的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艺术性-----艺术品位。我觉得音响可以这样划分档次啦:音响性  音乐性  艺术性 三个档次。后面都是在前面基础上的提升。


以绘画为例,技术非常好的人不难找,甚至很多,但要说画出来的是艺术品,那就难了,能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的大师当然就是凤毛麟角了。说回来音响设计,大多数还停留在技术阶段,能播放出音响性与音乐性都较好的已经实属难得,在此基础上,最后能达到很高艺术品位的自然少之又少。西电和好的35a,还有好的蛋鸡,它们的迷人之处说到根上是 其声音的艺术品质,而不是技术指标问题。这么说不意味着无视其短处,当然有很好的技术指标、好的音响性,再有很高的艺术品位最完美。

但愿老凌的东西能慢慢进入 音乐性与音响性较好结合的阶段,再向更高的艺术品位阶段奋进。凭我用他的东西和一些交流,凭他对西电的认识和使用,老凌是知道那个高峰在哪里的,目前正在攀登的路上。
老凌的存在真的是烧友的幸运。有这样的辛勤蜜蜂在忙碌的采花酿蜜。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4 16:41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12-24 16:49 编辑

青竹兄说得是有道理的。所有质感、像真度等等要求,只是在为那个点而服务。通过对协奏曲系列线材的搭配使用,可以看到音响系统的某种方向,也是音乐的最高境界——艺术性。音乐的艺术性是由音乐的生命去体现出来的。单纯的音响性与音乐的艺术性风马牛不相及。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4 17:13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12-24 17:24 编辑
凌君彦 发表于 2014-12-23 19:40
我的理解,这种玩法就是线材的分频传输模式,跟我当年的专利思路相同,就是高中低音频各行其道,线材中加入 ...

凌总,可以试听协奏曲金银信号线吗。猜测可与铜箔金银丝信号线不分伯仲。如果两种信号线可以同时试听对比就太好了。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25 11:56
支持胡版的试听对比,我也非常期待两者的表现。铜箔与圆线的对比有什么各自的特色。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27 19:20
本帖最后由 胡敏强 于 2014-12-27 19:26 编辑

[attach]242[/attach][attach]241[/attach][attach]243[/attach]

今天带大块头和老陈的的协奏曲电源线和喇叭线去老陈那里,顺便和老陈一起重新调整了器材和音箱的摆位。老陈目前用晶体管小甲推1201大号角,加了协奏曲喇叭线双喇叭线玩法,音色十分温暖醇厚,乐器木味浓郁,旋律也相当好。只是通透度和空气感没有单端三极管胆机透明。不过,老陈备有胆石两套后级,随时可以换换欣赏口味。

作者: 爱原音    时间: 2014-12-28 12:37
胡敏强 发表于 2014-12-24 17:13
凌总,可以试听协奏曲金银信号线吗。猜测可与铜箔金银丝信号线不分伯仲。如果两种信号线可以同时试听 ...

胡版申请试听的协奏曲金银信号线到啦吗?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29 11:33
只是通透度和空气感没有单端三极管胆机透明。

只要把障碍清除,通保险  把压接点 焊死  绝对没这个问题的。
作者: 青竹戴雨    时间: 2014-12-29 12:51
对了,还要用 煲机碟 信号 多扫扫,打通全频,也会明显提高透明度。当然,整体都会提高的。

这个坛子能否共享 文件啊 ,大家可以把好东西共享。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30 07:09
青竹戴雨 发表于 2014-12-29 11:33
只是通透度和空气感没有单端三极管胆机透明。

只要把障碍清除,通保险  把压接点 焊死  绝对没这个问题的 ...

大协奏曲玩法的灵感就是来自青竹兄的活跃思路,在纯铜里加西电旋律铜丝。大协奏曲就是把旋律金银丝、西电旋律铜丝、旋律纯铜都家加在一起进行强强联合,让线材作优势互补,然后达到一个相对比较高的旋律的传输效率。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30 07:11
爱原音 发表于 2014-12-28 12:37
胡版申请试听的协奏曲金银信号线到啦吗?

凌总还没有答复。应该会很快。
作者: 凌君彦    时间: 2014-12-30 13:14
明天与601MKII音箱一起发出
作者: 胡敏强    时间: 2014-12-30 17:01
凌君彦 发表于 2014-12-30 13:14
明天与601MKII音箱一起发出

好啊!太好了,到时可以与老陈的小甲后级搭配试听,也可以与211单端搭配试听。元旦期间朋友们可以报名试听211单端,节后就要发回了。常州发烧友还是有福气的,外地朋友就很难得有这样的机会了。




欢迎光临 凌氏音响工作室 (http://www.lingsaudio.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